不同濃度的乙醇的作用,你都知道嗎? 20%-30% 乙醇:降低肺泡內泡沫表面張力 循環負荷過重反應也稱為急性肺水腫,它是常見的輸液反應之一。 發生原因是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 對于急性肺水腫病人,護士除了應立即停止輸液外,還應給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為 6-8L/min,以提高肺泡內壓力,減少肺泡內毛細血管滲出液的產生; 同時濕化瓶內加入 20%-30% 的乙醇溶液,以減少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
25%-35% 乙醇:擦浴 當患者體溫超過 39.5℃ 選用全身冷療時,可采用溫水擦浴或乙醇擦浴的方法,達到物理降溫的目的。 乙醇是一種揮發性的液體,拭浴時在皮膚上迅速蒸發,吸收和帶走機體大量的熱,而且乙醇又具有刺激皮膚使血管擴張的作用,因而散熱能力較強。 擦浴前需頭部置冰袋,助降溫并防止頭部充血而致頭痛,足部置熱水袋,促進足底血管擴張而減輕頭部充血,擦浴時需要準備 25%-35% 乙醇 200-300 ml。 在擦浴時要注意局部皮膚及病人反應情況,同時牢記心前區、腹部、后頸、足底為拭浴的禁忌部位,嬰幼兒及血液病患者禁用乙醇拭浴。
“乙醇”又稱酒精,一般是由含淀粉的原料,通過發酵制成,也可以用乙烯水化法合成。乙醇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易燃液體,具有特殊的香氣和辣味,毒性遠低于甲醇。乙醇主要用做有機溶劑、合成橡膠和制造配制酒。濃度為75%的乙醇,被廣泛用做消毒劑。 乙醇和水始終以這個混合比率蒸出,不能用蒸餾法制得無水酒精。具體還看乙醇是產生于哪個生產環節,具體里面的成分了。從環保角度來看,乙醇通知作為溶劑使用,蒸餾回收后里面的殘液有機物濃度很高,應該定性為危險廢物。可以參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08版)HW11精(蒸)餾殘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