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即便是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志書出版年鑒編纂的權威地位依然不容置疑。承擔年鑒編纂的單位和部門只能是獲得相應授權或者是指定的機構,其它任何個人、機構或者是單位都不得隨意進行年鑒編纂或者是既有年鑒信息的更改。年鑒的編纂出版要做到資料的全面性準確性、排版的科學性、表述的精當性、文字使用的規范性等,這樣才能確保年鑒的權威性,才能夠使年鑒編纂實現品質與形式的雙重提升。
志書是一種嚴謹、樸實、科學的資料性文獻,志書出版是否具有權威性,是否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而流傳后世,關鍵是質量,全書綱舉目張,體例完備,編、章、節、目領屬得當;資料詳實,橫不缺項,豎不斷線;述、記、志、傳、圖、表、錄諸體并用;文字簡潔、流暢、樸實,既重視資料性,又有可讀性,對交通志編校質量檢查時表示“近100萬字的書稿一次檢驗通過是少有的”,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在交通志評審會上肯定“《珠海市交通志》是一部質量上乘的地方志書”。
“待志”一詞來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編撰的志書《壽寧待志》。志書出版是對未知的期盼,對事物可能性的探索。志,一種古老的文類,賦予事物以文字的形式。從傳統志書的體例來看,書籍囊括了和某個事物(花、草、山、水、城市等)有關的各種知識,隨著歷代后人的續編,事物的分類和注解不斷地被疊加、調整與更新。閱讀跨越古今,對話考掘歷史,知識以多維空間形式的被開啟。待志計劃正是這樣的活動,我們將重新面對當下世界,重新發現身邊的事物,嘗試通過志書的形式進行歷史梳理和當下演繹。待志計劃期待大家的參與,內容將以閑談、展覽、出版、建造等活動形式和大家分享。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