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幸運的是:睪丸的生精上皮對藥物的反應極敏感,因此,在對一般組織不至于產生明顯毒性作用的劑量下,即可達到抗生育的作用,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緩慢,完全消除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或更長,也就是說,一它在體內有一定的積蓄作用,故開始時藥物用量較大,且需持續使用,待生效后可改用較小劑量維持,初起每天20~30毫克,一般持續60~80天才能見效,通常藥物起效的總量為1~2克,此后可改為每次15~40毫克,每周服2次維持。
棉酚能抑制細胞能量代謝,通過乳酸脫氫酶(LDH)同源酶Ⅴ型抑制線粒體氧化鱗酸化和電子傳遞[8],艾氏腹水瘤細胞系的能量代謝顯示,高濃度的棉酚抑制氧消耗和ATPase的活性,減少糖酵解,誘導NAD+和細胞色素b的氧化狀態,抑制細胞能量代謝,導致細胞死亡,艾氏腹水瘤細胞和肉瘤S-180細胞中加入棉酚,發現ATP/Pi及PCr/ATP均下降,表明棉酚有阻斷細胞能量代謝作用,Hutchinson提出棉酚可引起磷酸單脂、雙脂水平下降及輔酶Ⅰ、Ⅱ上升,抑制細胞能量代謝。
超微結構研究表明,棉酚引起線粒體腫脹,嵴斷裂、固縮、嚴重空泡化及潰破等,線粒體是細胞呼吸、能量供應和氧化、磷酸化的重要細胞器,線粒體損傷導致細胞死亡,此外還有一些棉酚的抗腫瘤機制,如某些對烷化劑耐藥的腫瘤細胞系,其機制是因為增加了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從而加速藥物滅活,抑制谷胱甘肽氧化還原系統的某些酶可影響細胞對烷化劑的敏感性,棉酚對谷胱甘肽轉移酶及其pi同功酶表現強有力的抑制,與烷化劑合用,可增加其抗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