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一直都是我中國驕傲,在鄭州有這么一個地方,畫面惟妙惟肖,情景生動不僅僅展示了學子的才華也體現出了我們國學文化的精辟。

古人云“禮者,示人以曲也……”4月23日一大早,鄭州中原區文化宮路上便響起了瑯瑯讀書聲。原來,附近互助路小學四五名小學生,上學途經這里,看到墻上的“林山寨國學堂”,便在粉墻黛瓦間,不由自主地朗誦起墻上“仁義禮智信”的國學精粹。
其實,“林山寨國學堂”是文化宮路墻壁上的一幅彩繪畫。朱門黛瓦下,“林山寨國學堂”幾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國學堂大門敞開,兩名身著漢服的書童,彬彬有禮。
沿文化路繼續向北走,一名中年老師走在前方,搖旗召喚著身后的學生們。四名學子朝氣蓬勃,跑步向前,似乎在知識海洋中暢享中華文化的快樂。
林山寨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毛淑君介紹說,文化宮路、互助路附近有互助路小學和鄭州16中等學校,因此,在文化墻打造上以國學和教育為主題。而“林山寨國學堂”寓意著林山寨街道希望廣大學子能繼承優良傳統文化,將國學精粹發揚光大。同時,也希望古樸的文化元素,讓附近轄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愜意。
從文化宮路向東拐向互助路,這里更是一改往日臟舊的形象。一排整齊劃一的欄桿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兩側的商戶中間,偶爾出現別致優雅的街頭小景觀。路邊人行道上,彩墻黛瓦,木椅橫躺。漫步街道,街景與道路渾然一體,兩側紅花綠草遙相成趣,正值上學時,一群群可愛的小朋友,三五成群結伴而行,整個畫面成了這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里屬老城區,原來的墻面斑駁破舊,不少還是‘大花臉’。如今,墻上的彩繪既古樸又時尚,與街頭的微景觀融為一體,更與附近的學校、家屬院相得益彰,不僅讓城市道路更有特色,更讓它有了文化范兒。”附近居民張女士如是說。
據了解,今年春節過后,林山寨街道辦事處開始對互助路與文化宮路兩側進行美化,除了繪畫墻,路兩側的欄桿上分別添加花藝裝扮,樹坑用1米高的梯形景觀包裹,路邊的配電箱等也畫上了花草鳥蟲。“互助路和文化宮路,是我們精心打造的精品示范道路。”林山寨街道黨工委書記宋盼峰說,該街道堅持“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理念,用繡花的功夫著力提升市容市貌,力爭為轄區居民提供“干凈、整潔、有序、文明”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