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判斷一則房地產廣告的優劣,是看它是否有力地幫助賣出更多的房子。同時,每一則廣告都是對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所以在實際的廣告運作中,我們常常會在品牌與銷量之間打轉,不清楚怎樣做更利于銷量,怎樣做更利于品牌的長期建設。在房地產廣告中,品牌形象廣告可能對商品只字未提,但卻對銷售發揮著巨大的影響。當兩個樓盤的物質差距很小時,導致購買差距的重要因素就是消費者對兩個樓盤品牌的熟悉、認知、好惡以及信任的程度,品牌的個性與格調在競爭中占據了主導作用,個性與格調的塑造在于你是否在長期的廣告宣傳中堅持了一貫的營銷策略。
我們的發展商通常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經常更換廣告商,每更換一次,就重新來一個廣告策略。到最后消費者對樓盤的品牌個性越來越糊涂,結個什么也沒記住,只記住了樓盤的名稱,至于這個樓比那個樓好在哪里,不清楚也不記得了。一些房地產商在做房地產廣告時,喜歡舍本琢木,廣告表現沉醉于形式上的變化,如牽強附會、超常規的廣告畫面,沒有靈魂的空洞訴求,而忽視了對房子本身的深層挖掘,忽視了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
呼和浩特廣告設計策劃部:還有,由于房子好壞的標準沒有,也不好判斷孰優孰劣,從而導致了大量虛假廣告的出現,比如,什么“一流的地段,一流的綠化”;“超低價****元起”,那個“起”象個沒過門的媳婦,羞羞答答,躲躲閃閃;另外,大搞不切實際的“效果圖”,勾引消費者上當,以為消費者都是傻瓜。這些虛假行為從短期來看,是有所收獲,但黃梁一醒,就知道做美夢的日子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