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如何分類、怎樣處置,成為城市市民熱議的焦點。出于新奇及便利性考慮,一些市民開始嘗試在家中安裝廚余粉碎機,將廚房濕垃圾經粉碎后直接沖入下水道,省去了分類的麻煩。不過,這種看似簡便的方式,被相關部門認為會加重管道負擔。有關專家還表示,如此做法恐背離垃圾分類初衷。
廚余粉碎機悄然走紅
上海成為國內首個通過人大立法方式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亂扔垃圾的個人將面臨50元到200元的罰款,單位將面臨5000元到50000元的罰款,處罰力度可謂不小。
為落實垃圾分類,上海市政府各職能部門前前后后共發布約20個配套文件,包括賓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目錄、餐飲行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目錄、公共機構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目錄等等,充分凸顯出上海向垃圾宣戰的決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不過,相比將生活垃圾一股腦投放進一個垃圾桶,垃圾分類仍舊是個費時費力的活兒。為了更加便利,尤其是更快捷地處理廚房濕垃圾,廚余粉碎機在城市悄然走紅。
北京市民李賀通過網購買了一臺廚余粉碎機,安裝在了廚房洗菜盆的下方,剩菜、湯底直接打開機器粉碎后,水龍頭沖水即可清理干凈。相比下手將濕漉漉且油膩的廚余垃圾進行分類,的確輕松了很多。“在國外留學時第一次見當地人使用,感覺十分方便、干凈,北京早晚也要推廣垃圾分類,不如提前先用起來,早習慣?!崩钯R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道。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廚余粉碎機”,可以看到各大在售品牌琳瑯滿目,單價從一千多元到五六千元不等。隨機點開一款銷量靠前的廚余粉碎機,產品的評論大都聚焦在“簡單”“利索”“干凈”等關鍵詞上。有不少購買者表示,自己位于上海,由于購買的人扎堆,安裝甚至需要預約后排隊等待,安裝完使用覺得“超贊”。面對記者的咨詢,部分淘寶店家也表示銷量屬實火爆,安裝排隊屬于“正常操作”。
在一些市民看來,廚余粉碎機的熱銷與“干垃圾”“濕垃圾”的分類標準有一定關聯。在很多人看來,與其糾結于一種接一種食品的準確分類,又面對扔錯垃圾個人高200元的罰款,不如一蹴而就從源頭解決,將垃圾處理進下水道成了當下實際且快速的方法,廚余粉碎機也就自然而然被推上了熱銷寶座。
食物殘渣加重管道負擔
廚余粉碎機方便歸方便,但也有人擔心地指出,經過粉碎后的廚余垃圾會引起下水道堵塞。事實證明,這種擔心并非多余。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鄧建平日前表示,受限于上海排水管道的條件和污水處理的能力,如果將廚余垃圾粉碎排入下水道,很有可能造成污染河道、堵塞管道等影響。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且如此,其他中小城市的下水道容納能力,恐怕也不會太理想。
有關我國城市家庭是否適合安裝廚余粉碎機的討論早已有之。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量年均增長5.6%,已經從2006年的9863噸/日迅速增長到2016年的17100噸/日,垃圾處理壓力與日俱增。深圳市為此出臺實施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探索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當地居民就曾呼吁,政府就廚余粉碎機是否適合家庭安裝應給出明確的指導意見。
當前令市民疑惑的是,廚余粉碎機這一舶來品在歐美國家很流行,為什么在中國尚需討論呢?
追溯廚余粉碎機的歷史可知,早在1927年,當時一位美國發明家就為妻子發明了這款產品,他本人后來成為全球大垃圾處理器品牌愛適易的創始人。從構造看,廚余粉碎機由核心的電機及橡膠皮套、研磨腔、研磨盤等部件組成。食物殘渣通過水槽進入研磨盤,再通過電機帶動研磨腔中的轉盤,在研磨腔中被不銹鋼研磨錘粉碎,研磨成細小的顆粒排出粉碎機,通過下水道進入廢水處理系統。
專家表示,廚余粉碎機在國外家庭使用率很高,這與西方排水管道結構和飲食結構密不可分。西方排水管道普遍更寬,且西方廚余垃圾少油少鹽,食物殘渣少,即便在管道中也不容易凝固,所以使用起來不存在太大問題。李賀說,廚余粉碎機在美國幾乎超過一半的家庭已經是標配,政府層面對于使用廚余粉碎機并沒有限制。
但它究竟是否適合中國家庭使用,與人口密度、下水道排放能力、排水方式等很多因素都有關。我國人口密度大,居民習慣在家中做飯,如果都通過排水管道直排碎渣,將是非常大的體量,對管道承載能力是一個巨大考驗。且中國飲食中食物油性大、含鹽量大、種類豐富、剩余菜量大,食物殘渣中多含油脂,非常容易在管道中凝固造成堵塞。這些都與西方有很大不同,因而專家并不建議當下在家庭中大規模安裝廚余粉碎機。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蔣建國就表示,廚余垃圾被粉碎后并不是液體,久而久之會沉淀在管道內。尤其在冬天,飯菜里的油脂進入管道,混合在垃圾中一起凍住,在管徑大的管道中也極可能造成堵塞。
針對國內廚余垃圾的特點,行業品牌貝克巴斯特意將機器的馬達轉速提升至每分鐘2600轉到3500轉,以期有用武之地,而非雞肋產品。對比之下,適合美國家庭食物結構的機器轉速一般為1400轉到1700轉之間。
全鏈條齊發力助習慣養成
其實,有關廚余粉碎機是否會加重排水管道負擔,學術界已經有所研究。
清華大學發布的《廚余垃圾家庭粉碎處理成套設備研究與應用示范工程評估驗收報告》顯示,對于樣本中集中安裝廚余粉碎機的小區來說,網管水質中的COD(化學需氧量)指標、SS(懸浮物)指標明顯增加,說明廚余垃圾經粉碎機處理后進入下水管道,的確造成下水管道的負荷增加。
除了加重管道負擔,行業專家更為擔心的是,廚余垃圾不經分類挑揀,直接粉碎,似乎背離了垃圾分類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相當于把壓力轉移給了排水和污水處理部門,甚至可能間接造成污染。
“廚余垃圾粉碎與垃圾分類的理念是矛盾的,更不利于資源回收。”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權表示,垃圾得到回收、盡可能再利用是環保的方式,垃圾被打碎排進下水道,成為沉淀物,也就無從談起再利用。
廚余垃圾含水率較高、有機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但也容易腐爛變質,產生滲濾液和臭氣,并易于產生病毒和致病菌,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近年來,廚余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公害化處理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相比于粉碎直排,肥料化處理、飼料化處理、能源化處理顯然更能發揮其價值。
垃圾分類不是小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是繼美國之后全球第二大城市固體垃圾制造國,僅2017年就制造了2.1億噸城市固體垃圾。開啟垃圾分類之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廚余垃圾的價值在利用?!敝行绿旖蛏鷳B城城管局局長王力說,從生態城垃圾分類的實踐經驗看,精準分類之后的廚余垃圾可以作為無公害的農田肥料,實現了廢物再利用。
廚余垃圾富含大量有機物和氮、磷、鉀、鈣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變成有機肥使用后,不僅能保持糧食穩產、增產,促進資源循環利用,解決廚余垃圾處理不當所引發的環境問題,還能減少外部無機肥源的投入,節省投資、保護環境,對土壤、食品安全及人體健康都大有裨益。
王力透露,還有一些國家嘗試用廚余垃圾進行發電,或者提取出生物油作為交通工具的燃料,這些都為我國廚余垃圾的處理開辟了新思路,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專家表示,垃圾分類尚需漸進式推進,從培養垃圾分類習慣開始,讓身邊的垃圾變廢為寶,重新發揮其應有價值。政府部門還要持續完善垃圾分類的激勵機制與回收鏈條,為市民便利地參與垃圾分類創造條件。只有全鏈條共同努力,垃圾分類蔚然成風,究竟要不要使用廚余粉碎機的糾結才能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