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防行業的角度來看,滴滴順風車下架了,滴滴夜間服務暫停了,滴滴開啟人臉識別,滴滴試運行行程錄音,滴滴……,滴滴一系列的動作,好像是在加強乘客的安全保護,但是這一系列的動作,卻是用鮮活的生命和N 1次“性騷擾”行為而促成的。沒有安全可言的“方便”、“順便”都是閑扯淡的!加強“滴滴“的安全監管,加強所有類似”共享出行“服務安全是群眾所迫切需要的。
如何加強安全防范監管呢?
一:認證
這個簡單的認證二字包括了:身份、駕照、車牌、人臉等一系列的認證,在注冊時認證人臉,是為了和身份證、駕駛、車輛進行人、證、車合一,在上車之前再一次進行人臉認證,是為了避免認證司機將車外借,防止在接單時出現人、證、車不符的情況。
二:監控
這里說的“監控”,包括視頻監控和語音監控;車載攝像頭近年來正在成為出租車的標配,那么對于”滴滴“這種網約車,是否也可以加裝呢?實際上攝像頭監控是監管的“利器”,它可以隨時監管,防止出現疲勞駕駛、不系安全帶等違規行為。對于乘客來說,車載攝像頭是一層安全保障;對于車主來說,這也是一層保障,保障車主在面對不講理的乘客可以有據可依。同時是否可以將全程錄音也運用到網約車監管中?經過用戶授權后,可以對網約車行程進行全程錄音,并將錄音加密上傳到服務器。錄音可以起一定的監管作用,在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的同時,為車內糾紛提供證據,方便判責,尤其是在發生車主語言騷擾等事件之后。
三、一鍵求救
在網約車的APP里增加一鍵求救的功能,包括GPS定位、110呼救、緊急聯系人呼救等功能。這個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網約車安全系列中,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不過可惜,這根”稻草“的應用并不方便,甚至根本就沒有。
說了半天,這些其實都是綜合這些年來,滴滴出現了安全事故后,一些事后的反思和想法,能否真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其實也是一個未知數,滴滴事件之后,官方有道歉,但是群眾并不買帳,為什么?不就是因為短短三個月之內,接連出現同樣的情況嗎?兩條鮮活的生命,換來了滴滴方面不痛不癢的道歉,所以,也就只能建議各位有滴滴出行需求的朋友,特別是單身出行的女性朋友,一定要隨時保持警惕,畢竟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最后,還是這句話:從安防行業角度來看:沒有安全的“方便”,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