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漿加入涂料中,顏色浮在表面
原因
1)色漿與涂料間的表面張力差異太大
涂料一般用陰離子型或離子型聚電解質的分散劑,而色漿一般多用非離子或與部分陰離子分散劑并用,使白色顏料和有色顏料表面吸附不同的潤濕分散劑,具有不同的表面張力。
2)色漿與涂料相容性不好
乳液顆粒外的乳化劑與顏、填料粒子外的表面活性劑兼容性不好,造成顏料的絮凝。
3)色漿與涂料間親水親油平衡值不匹配
親油的物質其親油端的表面張力小,比較容易浮到表面上。
4)增稠劑的影響
一些假塑性強的締合增稠劑與HLB值較大的表面活性劑有很大的親和力,使其在顏料表面脫附,造成顏料的聚集與絮凝,產生浮色發花。
解決的方法
選用適宜的潤濕分散劑,調節粒子表面性質,調節其運動平衡性,才是控制浮色的最好方法。
如有色顏料絮凝、浮白、顏料絮凝浮色,可使用潤濕分散劑來緩解絮凝,改善粒子表面性質預防或控制浮色,在控制浮色過程中幾種浮色現象可以相互轉變,控制浮色。如果浮的是色漿的顏色,說明涂料的HLB值比大,比較親水,基礎漆制備過程中添加親油的低極性的助劑降低涂料的HLB值;如果浮色的是白色,說明涂料的HLB值比較小,比較親油,基礎漆制備過程中添加親水的助劑,增大涂料的親水性。
某些體系中可以抗涂膜浮色,在成品漆中添加陰離子型潤濕分散劑,吸附在炭黑或有機紫顏料粒子表面,改善了顏料粒子表面性質,增強了極性,這些無極性弱極性粒子具有與白粒子一樣的極性,與聚合物具有同樣程度的吸附絮凝,因而在涂膜干燥中運動能力相當,控制了浮色。選用強力降低表面張力的表面活性劑,常用有機硅表面活性劑,使其在涂膜干燥過程中遷移到表面形成單一的分子膜,平衡表面張力而控制發花;但是浮色有可能依然存在。
添加一些可產生觸變結構的添加劑,如高嶺土、或二氧化硅,在漆膜中形成一種網絡的結構,阻止顏料分離,控制顏料絮凝、沉降和貝納德旋窩流動,減輕浮色發花現象從而阻止浮色或發花。
2、色漆上墻輥涂中出現明顯的輥痕
原因
1)涂刷操作時厚薄不均勻
2)施工沒有濕接
3)相容性問題
4)乳膠漆中助劑量不足
5)乳膠漆中乳液的量不足
6)墻體不是一次施工完畢
解決方法
主要是針對相容性問題的解決:
1)機械分散(色漆)
色漆顏色在一定機械力分散的情況下,顏色可以展現出來。
2)加入潤濕劑(色漆)
加入潤濕劑后,顏色變深很多,指研色差變小,刷板后無明顯的刷痕。
3)調整涂料配方(基礎漆)
改變涂料的潤濕分散增稠體系來解決涂料與色漿的相容性問題。
3、雨水過后色漆表面有明顯雨痕
原因
1)基漆耐水性差(乳液親水性太強,潤濕劑過量或者親水性助劑用量太大)
2)基材含水過高或環境濕度過大
3)封閉底漆,未達到效果
4)涂膜沒有完全干燥就遇水沖刷
5)深色漆中助劑殘留量過多
預防方法
1)盡量少用表面活性劑,盡量用有機硅類的,減少吸濕性。
2)用氟類改性樹脂或者助劑,增強拒水和抗污性。
3)使用耐水性好的乳液。
4)表面涂刷罩光清漆。
4、雨水過后色漆表面有明顯掉色
原因
1)漆膜施工表干時間不足,施工后不到2小時就遇雨水。
2)涂料PVC濃度過高,即乳液過低或填充量過高。
3)漆膜耐水性極差。
解決的方法
1)提高乳液的含量。
2)選擇耐水性好的乳液。
5、一段時間后墻面明顯褪色(發花)
原因
1)涂料的乳液含量較低。
2)涂料的耐水性不好。
3)色漿選擇不當。
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會表現出顏色變淺。
5)色遷移(往內部遷移)。
6)施工工程日曬溫度等條件造成干燥速率差。
7)平整度不夠,在光澤的影響下造成遠觀視覺差。
解決方法
1)增加涂料中乳液含量。
2)選擇耐候性好的色漿。
3)工程條件控制。
6、無法調出所需要的顏色
原因
1)鈦白含量不合適(遮蓋力差的顏色無法展出)。
2)色漿的選擇不當(有的顏色無法用其它色漿替代)。
3)色遷移。
解決方法
1)選擇合適的鈦白含量的涂料。
2)選擇相容性好的色漿。
來源:文章轉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轉載出于更好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