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三天假期,各個景點也算是迎來了2020年首次旅游高潮,然而時值疫情之期,旅游行業雖然在復蘇,但也沒有呈現出想像當中的人滿為患;現在,五一小長假已經就在眼前,面對5天的假期,相關職能部門已經做好防疫準備,視頻監控、人工智能、紅外測溫等各式防疫技術手段準備就緒,五一期間旅游疫情防控嚴而有序。
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說到:“大家應該利用這個節日好好休息,也可以適當到人員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在全球疫情形勢下,在中國旅游還是最安全的?!保瑯犹岢雎糜谓ㄗh的還有在2月25日接受采訪的鐘南山院士,“開放景區我覺得很有必要,景區本來就是個開闊的地方,新鮮空氣的地方,開放景區對人們的健康心理都有很好的作用。”,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推進,各地的旅游景區也在逐步恢復營業,做好迎接游客的準備;四川近期也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提出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端午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的黃金周。
為了防止景區出現聚集性感染隱患,近日,文旅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通知》,強調旅游景區要堅持防控為先,實行限量開放?!锻ㄖ愤€要求,旅游景區要建立完善預約制度,推行分時段游覽預約,引導游客間隔入園、錯峰旅游,嚴格限制現場領票、購票游客數量,做好游客信息登記工作。
其實,在限流、入園檢查等方面,不少地方已經提前進行部署,加強了本地旅游景區的防控措施。
當然,防控疫情方面,單純依靠人力輸出還是比較困難的,畢竟人的精力有限,景區的面積也較大,所以依靠技術防控疫情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少景區為了提高入園檢查的效率,借助了“黑科技”。
據媒體報道,此前樂山大佛景區、張家界景區等,都啟用了智能頭盔,用于快速無接觸檢測游客體溫,效率大大提高。杭州西溪濕地景區此前也引入智能測溫AR眼鏡,2分鐘最高可以測100人的體溫。
同時依靠景區內的視頻監控平臺,可有效針對某區域內,如果出現人員聚集情況進行實處理,依靠AI技術、云技術實現”云旅游“。
總之,五一假期已經就在眼前,不論是視頻監控平臺也、人工智能、紅外測溫技術也好,隨著疫情在國內的得到有效控制,旅游業也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始得到有序恢復, 五一期間的旅游防控工作正在嚴而有序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