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熱成像儀投入普通民用市場使用,可以回溯到2003年的那場“非典”,17后的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再次讓紅外熱成像儀成為了民用市場爆發的節點。
幾乎每一次疫情的發生,紅外熱成像儀在民用市場都會有突發性的供不應求的爆發式增長;而在平時,紅外熱成像儀除了某些特定部門會使用外,針對普通民眾的,主要還是集中在:海關、機場等人員流動較大且較為復雜的特殊場合。
正式因為這次新冠疫情的突發,商場、小區、學校、寫字樓…這些平時幾乎不會用到紅外熱成像儀的場合紛紛部署了該設備。這是紅外熱成像儀在普通民用市場一次“意外”的突破。但話歸正傳,如果疫情結束之后,紅外熱成像儀在普通民用市場將會面臨怎樣的境況?可能最終還是需要根據市場發展進行相應調整。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除開工業領域對紅外熱成像儀的需求外,民用市場中的安防領域、消防領域都對紅外熱成像儀有較大需求。
安防領域
針對倉庫、博物館、特殊指定區域、廚房等對熱敏感反應較高的地方,安裝帶有熱成像功能的紅外熱成像監控攝像頭就顯得很有必要。
消防領域
特別是針對森林、野外這些平日無人值守的地方,安裝熱成像監控攝像頭,可有效提高預防火災發生的準確性,當然熱成像儀在消防領域的使用,不單純局限在野外,針對其它區域,同樣可以探測消防重點區域是否有火災隱患,并可以根據熱成像效果制定救援、逃生方案。
野外作業
多見于野外科考、海上作業、地下管網施工、偵查等弱光或無光的特殊場合
在本次疫情中涉及的紅外熱成像儀其實很多都不符合國家相關的檢驗檢疫要求,可以說是在非常時期的應急之策,并且紅外熱成像儀在未來想擁有更廣闊的民用使用空間,那么除開防疫需求外,在安防、消防、野外這些領域的發展也要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