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分析了今年以來建材行業及主要產業經濟運行情況,指出了行業當前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對上半年及全年運行形勢進行研判,提出了下一步協會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會議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行業復工復產延遲,市場啟動緩慢,今年以來建材行業主要運行指標出現大幅下滑,行業經濟運行壓力較大。會議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國家社會經濟秩序有序恢復,建材行業面臨的市場環境、運行環境將持續優化,行業運行壓力將有所緩解,全行業要樹立信心,繼續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系列工作部署,聚焦“六穩”,落實“六保”,群策群力,繼續推動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及聯合會系統重點工作落實,充分發揮協會在減輕疫情影響、推動行業穩運行、調結構方面的作用。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信息和經濟運行部主任孫星壽對今年以來建材行業運行情況及全年趨勢進行分析研判,圍繞行業穩運行、調結構從經濟運行角度提出了有關建議。中國水泥協會、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中國石材協會、中國建筑防水協會有關負責人對各自產業今年以來運行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并明確了當前形勢下協會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路徑。
喬龍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認為,今年以來建材行業經濟效益所有數據一路下降,說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建材行業的沖擊是嚴重的、是全方位的,說明了疫情對建材行業沖擊是硬性沖擊,行業自身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也進一步暴露,說明了建材行業經濟運行下降幅度之大,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影響,又有一些產業自身發展在疫情發生前就已經開始下跌的原因。
喬龍德指出,要正確認識與把握建材行業經濟發展的形勢,高度重視與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與損失,尤其是對造成的負面的、相關的、有一定持續滯后暴露的問題。要清醒認識與跟進整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充分認識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要在中央和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新制定的政策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與位置,挖掘潛能,有所作為。要充分認識到建材行業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減少盲目求得新發展,要因地、因業制宜,以問題為導向,在不充分、不平衡中尋找工作的著力點,在著力解決不充分、不平衡中實現經濟穩增長。
為統籌做好建材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喬龍德對當前工作提出了4點要求和建議。一是要正確、能動地處理好穩增長與去產能淘汰落后的關系,既要致力穩定行業增長,又要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二是圍繞建材行業的結構調整,把三件大事做實,真正實現發展轉折,即加快新一代技術裝備研發步伐,繼續發展新興產業、建材服務業和加快“走出去”發展,開發新需求、形成新業態;三是堅持把去產能、淘汰落后的工作做實,做出結果,取得效果,實現各產業既定的目標;四是眾策眾力,協會組織要為行業經濟穩增長支招做出新作為。
閻曉峰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首先就如何準確看待當前面臨形勢,引導后疫情時代建材行業穩定發展提出3點意見。一是要堅定信心,客觀準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疫情短期的沖擊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一季度行業出現的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對疫情影響要客觀、全面、辯證、長遠地分析判斷,要堅定發展信心。二是要強化行業經濟運行的深度分析。應當繼續強化預測、預警、預判行業未來的走勢,這樣的分析才會發揮更大作用。要研究數據背后的原因、規律和相互作用,探究價格下降與成本變化、企業增長與行業發展、大企業運營與中小微企業利益等要素間的平衡關系。三是要重視可操作性的政策研究,切實發揮好協會作用。
閻曉峰對行業協會提出要在三方面進一步強化工作力度和措施。一是要積極有效應對。充分發揮建材行業以內需市場為根本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圍繞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開展工作,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將疫情給行業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二要著力思變提升。要積極謀劃、妥善應對建材產業鏈、供應鏈、消費鏈、價值鏈可能會出現的新變化,要抓住當前市場、環境、政策變化帶來的新機遇。他特別強調,行業內要形成共識,“兩高一資”已經不能代表行業特征,更不應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影響我國工業體系完整的“枷鎖”。三是要維護行業秩序,維護行業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