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秦皇島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兩千余載的歲月長河,留下了夷齊讓國、秦皇求仙、姜女尋夫、漢武巡幸、魏武揮鞭、唐宗駐蹕等眾多歷史掌故,境內有秦皇行宮遺址、求仙入海處、天下第一關、老龍頭、姜女廟、韓文公祠、名人別墅群等眾多人文遺跡。
秦皇島之名的起源地是指今海港區東山,這是一座由風化花崗巖組成的剝蝕性殘山,海拔20余米,方圓不足平方千米。與陸地連在一起的東山,在200多年前,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島嶼,直到19世紀末,隨著港口的建設,島嶼才與陸地相連,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據記載,公元前215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東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刻《碣石門辭》,秦皇島由此得名。秦皇島之名最早見于明英宗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楊琚《秦皇島》一詩,其中有“古殿遠連云縹緲,荒臺俯瞰水潺湲”之句。
“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威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服土域。皇命奮威,德并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威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并來由,莫不安所。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秦皇島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如今,京山、京秦、大秦、秦沈、沈山5條國鐵干線在此交匯,津秦鐵路客運專線、京沈高速、沿海高速、承秦高速貫通全境,北戴河民航機場開通多條空中航線。秦皇島港作為我國北煤南運的主樞紐港,海運業務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秦皇島市轄海港、北戴河、山海關、撫寧區四個城市區和昌黎、盧龍、青龍滿族自治縣三個縣及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戴河新區,陸域面積780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05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4.63萬人,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唯一的零距離濱海城市,素有“長城濱海公園”、“京津后花園”美譽,是京津冀經濟圈中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