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社會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與生產/使用方初期成本增加的矛盾,是擺在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發展前面的主要矛盾。”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國檢集團”)總經理朱連濱接受《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這一矛盾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到位,需要進行頂層設計,比如政府搭建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庫,鼓勵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工程建設項目中優先采用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庫中的產品,擴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范圍。”
為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加快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應用,促進建筑品質提升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財政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出臺《關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31號,以下簡稱31號文),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在政府采購工程中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應用”。那么,應該如何用政采的筆繪就綠色建材發展藍圖?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我國綠色建材的評價與認證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擺在綠色建材行業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是--如何引導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除了拓展需求側的市場、提高產業鏈綠色發展的積極性,還能帶來哪些積極的改變?應如何發揮政府采購的示范效應,防止以次充好、劣幣驅逐良幣?這也是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發展必須回答的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朱連濱建議主管部門搭建綠色建材信用數據庫,并向社會公開。“通過綠色建材評價認證的建材產品經審核后入庫,對出現違規行為的企業或認證機構,要及時將相應的建材產品從數據庫中清除。”朱連濱向《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介紹,“據我了解,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已經初步搭建了綠色建材數據庫,政府管理部門可以進行行業總覽、信息發布與政策引領和監督管理;評價認證機構可以進行注冊備案、工作流程管理和專家信息庫;綠色建材供應商可以進行綠色建材產品入庫、大數據精準推廣、一物一碼的溯源與防偽;采信應用單位則可以進行設計選材、招標與采購、公眾消費者采購與監督。”
在朱連濱看來,數據庫的強大功能將為政府采購提供有力的支撐,他建議鼓勵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工程建設項目中優先采用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庫中的產品。“可以進一步擴大綠色建材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的試點范圍,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解決供給側生產成本的問題。”朱連濱進一步建議,加強綠色建材信用數據庫的應用,協同綠色金融、政府采購訂單融資,讓綠色建材的發展跨上新臺階。
“31號文提到的抽檢或者認證,實質上都是第三方行為,第三方的本質屬性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那么如何讓第三方傳遞信任,服務國家綠色發展戰略,也是六大試點城市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對第三方如何監管,讓這種信任可信。”朱連濱提醒,第三方在綠色建材的研究、應用以及推廣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等方面的技術支撐單位也做了很多的技術研究工作,比如我們國檢集團,從十五到十三五一直沒有停下來對綠色建材的研究,早在2000年就著手申報并承擔了綠色建材的國家級課題。二十年來,國檢集團承擔了數十項該領域相關的國家或省部級科研課題與標準化工作。”
朱連濱認為,美國在政府采購綠色建材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國借鑒,尤其是不同政府部門協同效應明顯,“美國政府各部門對于綠色標識認證的采信具備較好的協調一致性:如美國能源部的FY27優先產品清單、美國總務署的核心可持續性產品、美國環保署的聯邦采購推薦指南以及美國總務署的綠色采購匯編等清單雖然來自于不同的政府部門,但它們之間卻保持著高度的協調一致性,相互之間的認可度較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擴大了綠色產品標識的采信范圍,提高了其政府采購比例,對于促進綠色裝飾裝修材料的推廣應用具有積極影響。”
31號文也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強化對政府工程采購、實施和履約驗收中的監督管理,引導采購人、工程承包單位、建材企業、相關行業協會及第三方機構積極參與試點工作,形成推進試點的合力。“從客觀分析,試點地區在制定細化的綠色建材采購要求時,通過采信相應產品的綠色建材認證證書比單純查驗檢測報告更可控制風險、確保質量,也是國外成熟的做法。這既涉及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之間的協同,又要求財政體系與發改委體系等不同體系相互配合。”朱連濱表示,“31號文對綠色建材認證工作起了巨大推動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滿足政府重點工程的采購選材。因此,還需要工信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的積極指導和引導,從綠色建材產品名錄,培育綠色建材示范產品和示范企業,扶持綠色建材認證機構,加強認證過程監管等角度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