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網小投資創業故事,現在90后大學生創業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靠100多遠起家并拒百萬風投的90后女大學生還是少有了,讓我們來一起看看90后女大學生林坤的艱辛創業路。
林坤,四川美術學院攝影系2014屆畢業生,畢業至今只有短短半年時間,但她通過售賣自己獨立設計或二次改造的衣服,月均營業額已超過兩萬元,盈利過萬元。12塊一件的衣服買了10件,經過自己改造再賣出去,1992年出生的林坤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小本創業之路。兩年時間,23歲的林坤有了自己的獨立服裝品牌,并開了第一家分店。
原來,在林坤讀大三的2013年,男朋友小麥也從廣東過來“陪讀”,“那時候我們去麗江采風,身上只剩下100多元錢,我們又不想向父母伸手,看到街邊12元一件的T恤,就買了10件,想拿回重慶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也緣于從小就在自家服裝廠泡大的林坤天生手巧,“那時候我經常在寢室改造自己的衣服,同學們很認可,讓我幫她們也改改。”
回到重慶后,12塊一件的T恤經過林坤一改,立馬變了模樣。“下午放學后,5、6點鐘就拿去擺地攤,這10件衣服,3、4天就賣完了。”林坤有了六七百元的收入。
只想找生活費的林坤沒想到,自己小試牛刀,居然能夠掙到將近一個月的生活費。于是,原本學攝影的她還是回到了父母定的專業,“偷偷跑到服裝設計專業蹭課聽。”
有了這次經驗,林坤把父母囤積的尾貨買了回來,經過自己改造再拿去售賣,“最高紀錄半小時賣了300多塊錢,如果不是下雨應該還要高。一般一天就擺4小時地攤,高的時候能賣到1000多塊錢。”
看到這么好的生意,林坤放棄了地攤生意,把店面開到了川美的創意微企園,同時增加了進貨量,“那一次就進了近萬元錢的貨,因為沒有經驗,7月份同學們都放假了,生意不好,近萬元的貨積壓,這基本上是我們所有的資金,如果再賣不出去,我們幾乎都沒有流動資金了。”
為了解決存貨,林坤在網上發起了免費同城攝影活動,利用自己學習攝影的專業優勢,為參加活動者拍攝藝術照,前提是參加活動者須穿她店內的服裝。林坤說,最后活動吸引了100多人,既提高知名度,還因此多賣出了兩三千元的衣服。
回顧創業經歷,林坤稱,自己家里人就是做服裝生意的,一直不太同意她創業。店內周轉遇到困難,或者太累時,她也想過放棄。但她覺得,售賣自己設計的衣服,其實不光是生意,更多是分享自己的理念。如今,店內70%左右的生意都是回頭客或是熟人介紹的顧客,林坤覺得,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展望將來,林坤說,近兩年大學城開了不少風格相似的服裝店,加之網上無數價格極低的淘寶店的競爭,堅定了她要有獨立設計品牌的決心。將來,她計劃聘請專業的微信運營團隊,將實體店和網上運營結合起來,將來網店的營業額要占到總營業額的40%,實體店更多起展示和體驗的作用。
林坤表示,目前她開在川美微企園的店內,70%的商品都經過二次設計后改裝,或干脆就是她原創設計的。貨源上,這些衣服是來自廣東很多服飾廠家的尾單商品,質量上過關,但是款式上過時、過季。林坤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過時的衣服重新改造得時尚,比如將長款變成短款,或在衣物上加上小裝飾。
除了二次改造,林坤還計劃創立屬于自己的獨立品牌,走高端定制路線。為此,林坤已經召集了校內服裝設計專業的十多名學生,結合顧客們的要求,進行獨立設計,然后交付廣東廠家使用高端面料生產。
林坤說,這個靈感來源于有顧客在上門的時候,有時會提到自己想要一件連衣裙之類的衣服,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這讓她想到,如果有設計團隊為客人專門設計圖紙,再交由專業廠家制作,肯定很吸引人。
“總投入不大,也就近百萬元,開始說我們占股多少由我們來決定。”面對這樣誘人的條件,林坤卻堅定地拒絕了,“風投看重的是投資回報,但我看重的是品牌的發展和團隊的強大,現在我有了自己的獨立品牌,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要自己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