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指伴隨企業活動整個過程(包括從開辦、營運到結束的各環節)的各種周圍境況和條件的總和。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造國際..營商環境,中國將加快出臺外商投資法規,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全面深入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中國將尊重國際營商慣例,對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在北京時間10月24日上午10時,世界銀行正式發布《2020營商環境報告》。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總體得分77.9分(即中國達到了全球佳水平的77.9%),比上年上升4.26分;排名躍居全球第三十一位,比去年提升15位。我國已連續兩年被世界銀行評選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
在世界銀行10項評估指標中,中國有8項指標排名上升,比去年多1項。其中,辦理建筑許可排名提升88位至第三十三位,保護中小投資者排名提升36位至第二十八位,辦理破產排名提升10位至第五十一位,跨境貿易排名提升9位至第五十六位,納稅排名提升9位至..百零五位,獲得電力提升兩位至第十二位,執行合同排名提升1位至第五位,開辦企業排名提升1位至第二十七位。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以來,國務院職能轉變協調辦、財政部會同司法部等十余個有關部門和京滬兩市政府,對標國際**、對接國際通行規則,于年初制定專項改革任務臺賬,明確改革目標、責任部門、時間節點。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30余項改革舉措,在保護中小投資者、辦理建筑許可等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營商環境的國際競爭力。
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參與全球評估的地方政府,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朝著建設國際..營商環境的目標不斷前行。
加快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應重點從三方面著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1、放寬準入,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2、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
3、以評促改,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李克強總理指出,促進發展一個關鍵環節是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圍繞企業關切和訴求完善政策,設身處地幫助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