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開始推行“不見面審批”,這項改革是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的政務改革,也是進一步減少設租尋租空間,努力讓企業創業受尊重,百姓辦事不求人的服務改革。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省住建廳推行“不見面審批”確實讓百姓得到了真實惠。
為進一步深化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簡化辦事程序,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推行行政許可和審批服務事項“不見面審批”的通知》《關于進一步簡化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條件的通知》等文件,明確自2019年6月24日起,推行行政許可和審批服務事項“不見面審批”。優化簡化部分行政許可審批辦事程序,為相關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便利。
自此,企業在辦理由省住建廳許可的建筑施工、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咨詢、房地產開發等4項企業資質的新申請、增項、升級、延續、重新核定業務時,實行“不見面審批”,企業無需再到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綜合服務中心現場辦理,可直接在網上發起業務申請,選擇“網絡受理”并提交,由系統自動受理,企業自行打印受理單。同時,省住建廳進一步簡化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請條件,企業在新申請安全生產許可證時,無需再提交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
據了解,本次“不見面審批”共覆蓋15個系統,包含10個行政許可事項、1個備案管理事項和4個服務事項。企業針對這些服務事項只需在網上填寫申報事項,提交報表,對各個報表加蓋電子印章,不需再到大廳提交材料。行政審批后,審批結果也加蓋了(行政部門)電子簽章。“不見面審批”利用數字證書對在線辦理提交的電子文書加蓋電子簽章,形成與紙質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憑證,取代紙質報表,從而實現全程不見面。使整個業務辦理過程安全、**、合理、合法,減少了企業在辦事過程中花費的交通和時間成本,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大便利。
據介紹,“不見面”不是要躲著老百姓,不是要避免與群眾面對面,而是要以更好的面貌和姿態服務群眾。省住建廳“不見面審批”功能上線后,系統運行良好,截至目前已經辦理“企業電子簽章、法人電子簽章”的企業數303家、通過審批系統申報“不見面”資質業務24次,三類人員業務116人次。企業普遍反映,“不見面審批”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簡化了辦事流程,真正做到了讓企業辦事人員“零跑腿”。
下一步,省住建廳還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將服務窗口、服務機制拓展到PC端和移動端,走出一條“網上辦、集中批、
聯合審、不見面”的新路徑,將“互聯網 大數據 政府”的具體生動實踐落到實處,使互聯網從“工具”屬性向提供信息服務和平臺服務延伸,逐漸發展成為政府智慧治理的施政平臺,徹底實現審批“不見面”,辦事“零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