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張拉預應力筋,施加預應力加固鋼結構的計算中還應遵守下列原則: (1)預應力筋與被加固結構或構件均在材料彈性范圍內受力,兩者在加固后的荷載作用下同時達到各自材料的強度設計值。 (2)充分發揮鋼材的強度潛力,應設計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使被加固結構或構件的荷載應力卸載至其反向應力的極值。 (3)預應力加固設計中同樣應當考慮預應力分項系數和荷載分項系數等。
一般造成建筑物損壞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設計方面的原因,比如:設計依據不足或設計依據有誤,未進行認真的調查取證,勘測數據不準,地基土承載力不夠,或設計方案不當,結構穩定性差,結構造型不當,地基與基礎處理措施有誤等,造成建筑物損壞。 2.施工方面的原因,比如施工管理不嚴,無圖施工或不熟悉施工圖,不理解施工意圖,不遵守有關的施工規范,施工方案考慮有誤或不周,施工組織措施不當,施工工藝無法滿足標準要求,養護不當等造成建筑物的損壞。 3.材料方面的原因,比如水泥強度不夠,數量不足;鋼筋強度不穩定,粗細不均勻,塑性較差;混凝土配合比例不當,含有雜質;磚砌體強度等級達不到設計要求等。 4.使用方面的原因,比如超負荷使用或盲目改造與加層,室內裝修墻體拆除與移位,打鑿鉆孔維修不當以及建筑物的老化、缺少保護維護等,造成建筑物的損害。此外,自然災害,如地震、特大暴風雨、山體滑坡、坍塌、爆炸、撞擊、火災、高溫、腐蝕等也會引起建筑物損壞。
進行加固改造工程要遵守六項原則。 一是建筑加固改造方案制定的總體效應原則。在制定加固方案時,除考慮可靠性鑒定結論和委托方提出的加固內容及項目外,還應考慮加固改造后建筑物的總體效應。 二是建筑加固改造材料的選用和取值原則。按結構材料種類和性能取用。 三是荷載計算原則。嚴格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取值進行加固驗算。 四是承載力驗算原則。應考慮結構在加固時實際手里程度及加固部分的應力滯后特點,以及新舊結構共同工作的結合程度,對加固部分的設計取值進行適當拆減,并對相關構件在荷載力加大后的承載力進行驗算。 五是安全儲備原則。加固后的建筑物應有足夠的安全儲備。 六是經濟適用原則。加固改造中盡量不損壞原結構,并保留其有利的結構構件,避免因不必要的拆換而造成的浪費。盡量不改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