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件成型的理論金屬液態成型常稱為鑄造,鑄造成形技術的歷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能鑄造紅銅和青銅制品。鑄造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液態成型工藝。它是將液態金屬澆注到鑄型型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獲得一定形狀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在機器設備中液態成型件所占比例很大,在機床、內燃機、礦山機械、重型機械中液態成型件占總重量的70%~90%;在汽車、拖拉機中占50%~70%;在農業機械中占40%~70%。
鑄造合金的收縮 鑄造合金從液態冷卻到室溫的過程中,其體積和尺寸縮減的現象稱為收縮。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1.液態收縮金屬在液態時由于溫度降低而發生的體積收縮。 2.凝固收縮熔融金屬在凝固階段的體積收縮。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是鑄件產生縮孔和縮松的基本原因。 3.固態收縮金屬在固態時由于溫度降低而發生的體積收縮。固態收縮對鑄件的形狀和尺寸精度影響很大,是鑄造應力、變形和裂紋等缺陷產生的基本原因。
鑄件的裂紋及防止 a)鑄件裂紋的分類及其形貌 鑄件一般有熱裂和冷裂兩種開裂方式。當固態合金的線收縮受到阻礙,產生的應力若超過該溫度下合金的強度,即產生熱裂;而冷裂是鑄件處于彈性狀態時,鑄造應力超過合金的強度極限而產生的。熱裂裂紋一般沿晶界產生和發展,其外形曲折短小,裂紋縫內表面呈氧化色;冷裂裂紋常常是穿晶斷裂,裂紋細小,外形呈連續直線狀或圓滑曲線狀,裂紋縫內干凈,有時呈輕微氧化色。 b)鑄件裂紋的防止 為有效地防止鑄件裂紋的發生,應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小鑄造應力;同時金屬在熔煉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有可能擴大金屬凝固溫度范圍元素的加入量及鋼鐵中的硫、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