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飲用的自來水,從水源地流到市民家中,要經過多道工序的檢測,以確保大家的飲水安全。這背后,離不開像欒洪文這樣的水質化驗員。近30年的水質檢測經歷,檢測準確率達100%,她被譽為水質檢驗“一測準”。
我們每天飲用的自來水,從水源地流到市民家中,要經過多道工序的檢測,以確保大家的飲水安全。這背后,離不開像欒洪文這樣的水質化驗員。近30年的水質檢測經歷,檢測準確率達100%,她被譽為水質檢驗“一測準”。
1987年,欒洪文進入青島市海潤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從事化驗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29年,經她手化驗的水質檢測數據有數萬個,沒有出現一次差錯。我國供水行業每兩年要舉行一次全國最高等級的水質分析質量考核。在多次考核中,欒洪文的考試項目結果都與專家帶來的盲樣結果完全一致,誤差為零,被評委們譽為“一測準”。
由于環境、個人操作等原因,每次試驗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但會有一個允許范圍誤差,可是精益求精的欒洪文,檢測數值結果與標準完全一致,沒有絲毫誤差。 “水質檢測保證市民飲水安全,數值越準確越好。 ”欒洪文說,要想結果沒有誤差,每一步都需要千萬分注意,從檢測前各種器皿、試管的清洗,到實際操作過程中掐管的手勢,以及后面數據的計算等,首先器皿清洗也有要求,瓶壁上不能掛水珠,如果有水珠就會影響到結果。
作為水質檢測化驗員,欒洪文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做好一件事。為得到一個準確無誤的數據,欒洪文可以連續十天做同樣一個試驗,“當時做檢測,最后得出的結果一直比標準偏高,當時也挺疑惑的,我就一直連續做了十天,最后終于找到產生誤差的原因,糾正后得到了標準數據。 ”欒洪文說,得到準確數據并不是目的,化驗員要培養起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
欒洪文還參與了青島市水質公示工作,每月對周邊市區的水質抽查,欒洪文每天面對的是枯燥的檢測試驗。 “水的渾濁度、肉眼可見物、余氯、色度、細菌、大腸菌、嗅和味這7個項目是我們每天都要重復進行的檢測。 ”欒洪文說,余氯和渾濁度主要靠檢驗儀進行檢測,而肉眼可見物、自來水的嗅和味則分別要靠眼睛觀察和鼻子聞。除了這7項,還有42個項目是每月檢測一次,106個項目是每半年檢測一次,鈹、鉬、銻、鉈等所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也都是要進行檢測的。 “進行水質檢測需要特別耐心,有時候一個水樣需要反復做多次檢測才能確定是否合格,我們的工作就是一份良心活,得為老百姓喝的水負責任。 ”
因為業務精湛,欒洪文取得第五屆、第七屆、第八屆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水質檢驗工第一名;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有突出貢獻技師”、“山東省十佳技術標兵”、首批“山東省首席技師”榮譽稱號,并多次獲得“技術能手”、“巾幗建功活動先進個人”、“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 2009年獲得第九屆“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1年再次榮獲“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2015年再次榮獲青島市首席技師稱號。(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