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展速度快,檢測行業機構數量持續增加,其中民營檢測機構數量占比增長較快。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檢測行業機構數量由31122家增長至44007家,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05%,檢測行業機構數量較快增加。
2015年以來,我國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數量持續增長,2019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5.27億份,平均每天對社會出具各類報告約144.38萬份。2019年我國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數量提前一年達到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2020年我國對外出具檢驗檢測報告數達到4.4億份的主要發展指標。
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領域在服務國家治理、提升質量安全和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發展空間巨大。隨著監管政策逐步放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檢測行業將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根據國家認監委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9年,我國檢測行業營業收入從1799.98億元增長至3225.09億元,增長了79.17%。
企業新產品研發階段,為提升產品穩定性和產品質量,越來越依靠外部檢測機構提供的專業檢測服務。在企業新產品研發階段,針對不同產品的多個特性,需要大量檢測服務,其內部檢測設備及檢測能力往往達不到產品研發要求。隨著研發經費支出的不斷提升,產品研發階段的檢測服務將成為檢測行業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產品研發階段,將檢測服務交由檢測機構進行,降低了企業發生內部利益沖突的可能性。
檢測企業在成立初期一般通過進入增速較快的檢測細分領域,取得高速發展。隨著規模擴大,再逐步橫向拓展進入新的檢測細分領域,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國際龍頭檢測企業已經在多行業領域布局,隨著我國檢測市場發展、法規監督加強和消費觀念轉變,檢測行業向綜合性檢測機構發展趨勢明顯。檢測行業企業除布局較快增長的細分領域外,國內具備一定規模的檢測企業不斷進入新的細分領域避免單一檢測業務帶來的瓶頸,并通過橫向并購的方式提升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