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愚公”名叫鄧迎香,現在是貴州省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點評:行文至此,正式推出文中的主人翁。)麻懷村地處麻山腹地,被群山死死圍住。1999年,國家實施農網改造,可因為大山阻隔,電線桿和變壓器運不進來。夜幕降臨,別的村莊亮了起來,麻懷村卻依然漆黑一片。(點評:及時介紹背景材料,使讀者對麻懷村所處的環境有個了解。)路,又是因為路!鄧迎香再也按捺不住了,帶上鐵錘、鋤頭朝山腰走去——她要把山腰上一個小溶洞挖成隧道,讓山里山外連成一體。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進來。溶洞狹窄,村民只能緊挨著匍匐進洞,用鋼釬、鐵錘一點點掘土刨石……就這樣沒白沒黑地干了5年。2004年一天午夜,一聲炮響,長200多米的“麻懷出路”打通了!從此,出村不再需要2個半小時,而是15分鐘!(點評:敘述挖隧道的艱難歷程,簡潔明了。)不過,鄧迎香并沒有滿足:隧道雖說通了,但又矮又窄,人彎腰走過都會撞到頭,更別說把村里的農副產品運出去了。(點評:行文至此,又起一波,好!)她又帶頭走進了洞,掄著鐵錘鑿起來:“我要把洞鑿高、鑿寬,要通汽車!”鄧迎香對聞訊趕來的鄉親們說。
“干!一起干!”鄉親們積極響應。為了加快工程進度,鄧迎香從家里拿出了壓箱底的1萬塊錢,租來了一臺空壓機。(點評:這個細節用得好!)終于,一條長216米,寬、高都有四五米的穿山隧道全線貫通,麻懷村第一次開進了汽車。村里的鐵皮石斛、鵪鶉、蔬菜、瓜果源源不斷朝山外運去。“去年村民人均收入1.4萬元,我們鑿出了一條致富路!”鄧迎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