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58同鎮聯合清華發布的《縣域創業報告》顯示,在縣域創業群體中,返鄉創業者占比50.8%,已成為縣域創業的中堅力量。與本地創業者相比,返鄉創業者更年輕,平均年齡只有34.0歲,低于本地創業者年齡均值35.9歲。此外,返鄉創業者中男性占比77.1%,高于本地創業者中的男性比例64.9%。可見,在縣域創業大軍中,返鄉人員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年輕生力軍。
從創業年限來看,49.1%的返鄉創業者創業1-3年,而同樣創業1-3年的本地創業者占比45.1%。返鄉創業者從事創業平均持續了5.36年,略低于本地創業者的平均創業時長5.96年。由于返鄉創業者接觸到更多外部信息,創業模式更為大膽多元,創辦合伙企業、公司的占比相對比本地創業者更高。
58同鎮調查數據還反映出,從創業內容上看,返鄉創業企業對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創業更為熱衷,比例達到12.5%,而本地創業者選擇從事IT行業的僅有9.8%。由于IT行業受物理環境限制較小,即便在特殊時期也有較大市場,外出務工人員對于IT行業的認知度更高,因此返鄉創業者在該領域創業人數比本地創業者更高。
在解決融資問題方面,58同鎮聯合清華發布的《縣域創業報告》表明,返鄉創業企業對互聯網融資更信任。與本地創業群體相比,返鄉創業群體在銀行、民間、互聯網三類主要融資渠道的參與比例方面更高。在對各類融資渠道的選擇方面,返鄉創業群體通過民間和互聯網進行融資的比例更高,而通過銀行獲取資金的比例相對較低。由于在各類融資渠道中,銀行融資的利息較高,而返鄉創業群體既有本地“熟人”資源,也有務工期間積累的人脈,同時對互聯網融資有更深的了解,因此更傾向于選擇民間及互聯網融資模式。
與本地創業者相比,返鄉創業者平均營業收入更高,31%的返鄉創業者年度企業營收在10萬元以上,而只有26%的本地創業者達到這個水平。不過,兩者的平均凈利潤差異不大,凈利潤達到10萬元以上的返鄉創業者比例為15.5%,本地創業者比例則為14.4%。總體而言,在縣域創業賽道上,返鄉創業者的盈利能力略勝一籌。